首页 > 图片库 > 法治

房山法院召开“涉行为类执行案件”亮剑专项行动暨开通房山法院执行局微信公众号新闻通报会

本站发表时间:[2017-09-18 ] 来源: 首都政法综治网 作者: 白雪梅

“这是公共过道,之前法院把这拆除了,您怎么又搭上了?法院已经判决了,您这必须得拆掉!”

“我怎么就不能占这儿了,别和我说,我听不见……”

最终,被执行人崔某因存在拒不执行行为被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强制拘留15天。

据原告石某称:原被告系同村村民,原告家门口有一条公用走道直接通向该村主路,被告崔某在这条公用走道上放满了杂物和树枝,并用在公用走道上建横墙将走道封闭,影响了原告的正常出行,也对排水系统造成严重隐患。村委会多次调解未果后,原告将被告诉至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请求被告将公路上的杂物、树枝清除,所建的垒墙拆除,恢复道路通行。

房山区人民法院经调查后认为走道属于集体所有,被告在公用走道上私自建设垒墙,对原告出行造成影响,且存在排水隐患,因此房山法院在2016年6月26日判决被告在十日内将公共走道上私自建设的垒墙全部拆除。

但是被告拒不执行判决,2017年3月房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强制执行将公共走道上的垒墙进行了拆除,但很快被告又重新在原来垒墙的位置搭建了棚子。

据统计,房山区人民法院仅在今年新收的涉行为类执行案件就有120余件,其中主要包括腾退房屋(返还房屋、交付房屋、已拍卖的房屋移交买受人等)、排除妨碍、返还土地、相邻通行、房屋过户等。

2017年9月15日上午,房山区人民法院专门召开“涉行为类执行案件”亮剑专项行动暨开通房山法院执行局微信公众号新闻通报会。

自动履行比例低、强制执行司法成本高周期长、容易出现反复性等案件居高不下,已成为涉行为类执行案件的四大问题。

针对这类案件,房山区人民法院改变传统执行思路,打造房山法院“罚款、司法拘留、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三部曲执行路径,体现出法院强制执行的威力,树立法律权威,促进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切实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为解决执行难做出进一步努力。

通报会上,房山区人民法院还同步开通了“房山法院执行局”微信公众号,其主要分为三大板块:执行公开、案件服务、常用链接。执行局将通过公众号及时发布执行工作动态、司法信息、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向社会展现法院公开透明的形象。同时当事人还可以通过公众号查询案件的具体执行状态、提供执行线索、与法官远程视频通话、给局长留言等。

房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微信公众号集新闻宣传、信息发布、便民服务于一体,搭起了法院和群众之间互动交流的新桥梁,它的开通不仅是传统意义上法院和人民群众沟通方式的改变,更是法院向着信息化进程的迈进。


[供稿单位: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   [责任编辑: 李祺 ]